继两个月前在马来西亚会晤后,中美外长于深夜再次进行通话。王毅开门见山地告诉鲁比奥,美方近期采取了不少消极言行,损害中方权益,干涉中国内政,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,美国务必“谨言慎行”,
【中美外长深夜通话】
我们在通话中还表示,中美曾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,之所以提到这个,其实还是与之前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相呼应。
『鲁比奥说了什么,中方在通告中一字不提』
外交上,我们一向是实事求是,也知道特朗普看完阅兵之后,想从中国这边听到什么,同时也是在提醒美方,中美同样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与维护者,但美国如今的所作所为,恰恰构成了对战后秩序的消极破坏,更让自己成了“全球性挑战”的一部分。
至于鲁比奥说了些什么,估计没有啥营养,还是我们过去听过的那些陈词滥调,否则也不会一句都不会在中方通告中出现。
顺带一提,美国国务院那边的通告干脆就含糊其词,一点细节都没提供,只说双方讨论了一些全球和地区问题,作为吉隆坡会谈的延续,又提及鲁比奥强调了中美在双边问题上进行所谓“开放和建设性沟通的重要性”。
平心而论,保持沟通确实是中美当下的基本共识,此举也是在回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,尽到大国义务,若非如此,我们压根没必要接美方的电话。
【外交部深夜发通告】
在通话最后,双方也同意,此次沟通及时、必要,同时“富有成效”,要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,继续管控分歧,探讨务实合作。
『美国言行自相矛盾』
既然提及了元首外交,这很难不让人想起,白宫近段时间,确实在低调筹备特朗普在下个月对亚洲的出访行程,彼时他将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峰会,但在此前后是否会访问中国,美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。
虽说此前中美领导人通话,确实发出了互访邀请,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很快动身,时间协调还是其次,在任何日程表,元首互动都是不折不扣的最高优先,只是以中美关系现在的氛围,领导人互访的时机远远谈不上成熟,这才是最主要的障碍。
贸易谈判只是有了大致的框架,但想要化解争端,达成行之有效的协议,还有一段路要走,所以三个月的休战期后,中美又继续协商延长,争取在年底前谈出结果。
【两个月前,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举行会谈】
可在这时候,特朗普还在暗中怂恿欧洲盟友,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,承诺美国“随后跟进”,可见他还是不死心,依然想折腾一些盘外招。
正如王毅外长所说,美国近期既强调要与中国保持沟通,又针对中国发表各种消极言行,这完全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。
对此,美国必须要给个交代,那些消极言行,究竟是白宫内部鹰派在自作主张,还是得到了特朗普本人的默许或授意?
作为美国国务卿,又是被中国制裁过的反华政客,鲁比奥要还想在中美高层互动中有一席之地,他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,“双面人”的伎俩,在中国这里是行不通的。
【特朗普仍对关税战失利耿耿于怀】
『中美防长通话亦有深意』
还是那句话,中美互动的关键变量,美国是否能身体力行地做到与中国相互尊重,但很显然,美方的言行表现,并未达到我们定下的标准。
至于中美防长通话,进行得要早一些,放在了前一天晚上,来得也很突然,若非中方发布通告,外界还不知道,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已经打通了中方的电话。但同样的,赫格塞斯说了什么,我们在通告中同样一字不提。
之前美国那边就传出消息,想在阅兵后与中国防长通话,但迟迟没有收到答复,现在也算是“得偿所愿”。
但这轮通话的背景与时间点,需要有所区分,因为阅兵已经是上个星期的事情,美国一开始想的是阅兵后第一时间通话,但是中国一直没有给出答复,态度可谓一目了然。
直到香山论坛前夕,中美军事互动出现了新的窗口期,两国防长才得以进行视频通话。
【中美外长通话前一夜,美国防长也打通了中方电话】
美国那边正在评估,派什么级别的代表团去才合适,来的人层级不能太高,生怕自己在中美军事互动中显得过于殷勤主动,失去了主动权,可又不能低了,显得自己有所怠慢,后面再想沟通,可就难上加难。
其中尺度如何把握,五角大楼也在头疼。归根结底,还是他们对华战略定位存在偏见和误解,言行自相矛盾。
防长通话期间,我们明确告诉对方,美国与中国打交道,遏制、干涉、威胁,都是行不通的。
根据五角大楼那边的说辞,赫格塞斯声称,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,同时他也提到,美国在亚太这个“优先战区”,有至关重要的利益,将坚决维护。
他这个“战争部长”如此表态倒也算坦率,但如果美国维护自身利益,将以损害中方核心利益为前提,这条路注定是一条死胡同。
配资怎么玩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